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之普洱学院保卫处-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、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

作者:  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2   点击数:

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、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

一、背景

根据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《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(2023-2025)》等文件,普洱学院将于2025年10月接受审核评估。

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阅,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、提升育人能力的关键举措。在这一系统工程中,高校保卫处绝非置身事外的“旁观者”或仅提供外围保障的“配角”,而是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、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要一环。普洱学院保卫处作为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部门,始终秉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工作理念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。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、强化队伍建设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。

二、做法

1.完善安全管理体系,夯实安全工作基础

保卫处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,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,涵盖校园治安、消防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。这些制度和预案的制定,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引,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

在日常工作中,保卫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,对校园内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逐一排查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确保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同时,保卫处还加强与学校各部门的协同合作,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,共同推动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。

2.强化安保队伍建设,提升安全服务水平

保卫处始终将安保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,打造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、服务意识强的安保队伍。新入职安保人员需经过岗前培训,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、应急处置技能、服务礼仪等,在职安保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,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
此外,保卫处注重安保人员的思想教育,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,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,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,为师生提供安全、有序的校园环境。

3.加强智慧校园建设,营造安全校园环境

保卫处积极引进高新技术设备,通过多种措施加强智慧校园建设,确保校园安全稳定。在治安防控方面,保卫处构建了全方位的防控体系,通过校园监控系统和巡逻队伍,实现校园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和动态巡查,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。

在消防安全方面,保卫处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。同时,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,通过消防知识讲座、消防演练等形式,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。

在校园交通管理方面,保卫处合理规划交通路线,规范车辆停放秩序,执行错峰进校,确保校园内交通顺畅,师生出行安全。

4.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保障教育教学秩序

保卫处制定了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涵盖火灾、地震、群体性事件、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情况,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检验和提高安保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,保卫处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安保力量进行现场处置,同时协调学校各部门协同应对,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。

5.加强安全宣传教育,增强师生安全意识

保卫处高度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,通过宣传栏、安全知识讲座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,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。内容涵盖防火、防盗、防诈骗、防溺水、交通安全、网络安全等,旨在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。通过持续的安全教育,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显著增强,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日益浓厚。

三、带来的启示

1.必须重新定义“大安全”观,将其置于育人生态的核心地位

评估开展以来的实践证明,安全稳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底线,而是高质量教育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、伴随性要素和最终呈现。没有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,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无法落地。保卫处通过维护交通秩序、保障设施安全、处置突发事件,直接确保了教学活动的正常、连续与高效。这启示我们,安全是一种基本的育人环境。学校的每一位管理者,都应将“大安全”观内化于心,认识到自身工作都与育人目标相连,安全的校园本身就是一门无声的“金课”。必须打破“安全只是保卫处的事”的陈旧观念,将其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层面进行系统性规划与建设。

2.必须深刻理解“管理育人”的内涵,让治理效能成为隐性课堂保卫处在评估准备过程中展现的,不仅是管理力度,更是管理温度与智慧。其规范的流程、高效的响应、人性化的服务,本身就是对学生规则意识、法治观念、公共责任感最生动地教育。这种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的实践教育,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具说服力。这启示我们,高校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具有教育属性。管理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。与学生接触频繁的职能部门,其工作作风、服务态度、办事效率,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社会的认知。

3.必须全力拥抱“三全育人”格局,实现部门工作与育人主渠道的深度融合

保卫处的作用表明,育人绝非仅仅是教务部门和教师的责任。我们开展的安全教育讲座、应急演练,是提升学生生存能力的实践教学;他们维护的和谐校园秩序,是培养学生公共精神的文化场域,是锻炼学生责任心的实践平台。这启示我们,“三全育人”要求各部门跳出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,主动寻找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,将自身业务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,形成人人育人、事事育人、处处育人的生动局面。

4.必须加快推进“智慧赋能”,以科技提升管理效能与育人精准度

智慧安防系统(如智能门禁、车辆识别、视频监控)在保障秩序、提供数据支持方面功不可没。这启示我们,现代大学治理必须依靠科技赋能。应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校园管理、服务的深度融合,建设“智慧校园”。这不仅能提升安全管理的预见性与精准性,更能通过数据分析,为教学改革、学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,实现从经验式管理向数据驱动型治理的转变,最终让科技服务于人的成长与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普洱学院保卫处 © 版权所有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地址:云南省普洱市学苑路6号,邮编:665000